镗床加工的产品(如精密机械零件、模具、箱体类工件等)通常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、表面光洁度和形位公差要求,长期存放时需重点防止变形、锈蚀、表面损伤及精度失效。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:
一、存放前的预处理
清洁与去应力
彻底清理工件表面的切削液、铁屑、油污等残留物:可用工业酒精、煤油或专用清洗剂擦拭,确保表面干燥(尤其金属工件,避免残留液体导致锈蚀)。
对大型或结构复杂的铸件、焊接件(如镗削后的机床床身、箱体),若存放前未进行时效处理,需先通过自然时效(存放于通风处2-4周)或人工时效(低温回火)消除内应力,防止存放期间因应力释放导致变形。
表面防护处理
金属工件:
非加工面(如毛坯面)可涂刷防锈漆或防锈油(如硬膜防锈油),但需注意:加工面(已达到精度要求的表面)若涂油,需选用易清洗的薄层防锈油(如脱水防锈油),避免油膜过厚影响后续装配或检测。
精密配合面(如轴承孔、导轨面)可覆盖防锈纸或塑料薄膜,再用胶带固定,隔绝空气和潮气。
非金属工件(如工程塑料、复合材料零件):避免使用油性防护剂,可用干燥的软布擦拭后,直接覆盖防尘罩,防止表面划伤或老化。
检查与标识
存放前需复检工件尺寸精度(如孔径、垂直度、平面度)和表面质量,确认无加工缺陷(如划痕、崩边),并记录实测数据,作为后续启用时的基准。
对工件进行清晰标识:标注零件编号、加工工序、精度等级、存放日期及责任人,避免混淆(尤其批量存放时)。
二、存放环境的控制
温湿度要求
优先选择恒温恒湿仓库:温度控制在15-25℃(温差波动≤5℃/天),相对湿度保持在40%-60%(金属工件需≤50%,防止锈蚀;塑料工件需≥40%,避免干裂)。
避免极端环境:远离热源(如暖气、烘箱)、水源(如水管、加湿器)及阳光直射,防止工件因热胀冷缩产生变形,或因潮湿导致金属锈蚀、非金属老化。
防尘与防污染
仓库需保持清洁,定期除尘(每周至少1次),避免粉尘、颗粒物附着在工件表面(尤其精密加工面,粉尘可能导致微观划痕)。
禁止与腐蚀性物质(如酸碱溶液、焊接烟尘、油漆稀料)同库存放,防止工件表面被腐蚀(如不锈钢工件接触氯离子可能产生点蚀)。
若存放环境存在油烟或水汽,需对工件进行密封包装(如用密封袋+干燥剂),或使用带过滤功能的存放柜。
空间与承重要求
存放区域地面需平整、坚实,避免因地面沉降导致工件倾斜或受压变形。可铺设橡胶垫或木质托盘,隔离地面潮气和杂质。
三、存放方式与堆叠规范
根据工件特性选择存放方式
大型/重型工件(如镗削后的箱体、法兰盘):
需单独存放,避免堆叠。放置时需确保重心平稳,可用等高的垫铁(材质硬度低于工件,如铸铁垫铁)支撑在工件的加工基准面或刚性部位(避免支撑在薄壁、悬空部位,防止变形)。
若工件带有通孔或定位孔,可使用专用支架(如带定位销的架子)固定,防止晃动或倾倒。
中小型/精密工件(如镗孔后的轴套、滑块):
放入专用料盒或货架,料盒内垫软质材料(如泡沫、绒布),避免工件之间相互碰撞、摩擦。
对细长类工件(如镗削后的长轴、杆类零件),需采用水平悬挂或多点支撑(如V型架),防止因自重产生弯曲变形(支撑点间距需符合材料力学要求,避免挠度超标)。
堆叠限制
严禁无序堆叠:金属工件堆叠高度不超过1.5m,且每层之间需用隔板(木质或塑料板)分隔,确保下层工件不受上层重量挤压变形。
精密工件(如公差≤0.01mm的孔系零件)禁止堆叠,需单独放置在防静电托盘或专用工装内,必要时使用真空包装。
四、特殊工件的针对性防护
带有精密孔系的工件(如机床主轴箱、阀体)
用塑料堵头或专用塞子密封所有通孔、螺纹孔,防止灰尘、杂物进入(尤其深孔、盲孔,清理难度大)。
若孔内有配合件(如轴承、衬套),需在接触面涂抹少量润滑脂(如锂基脂),再用塑料膜包裹,防止锈蚀或卡滞。
薄壁/易变形工件(如镗削后的薄板、壳体)
存放时需增加辅助支撑(如在内部填充泡沫或刚性框架),抵消自重产生的应力。
避免长时间静置同一姿态,可每3个月翻转一次工件(需使用专用吊具,避免搬运时变形),减少局部应力集中。
装配后的半成品
若工件已部分装配(如镗孔后预装了导轨、齿轮),需确保装配面无松动,并用胶带固定活动部件(如齿轮、滑块),防止存放时因震动导致错位或磨损。
五、定期检查与维护
每月检查:
查看仓库温湿度是否超标,及时调整;
检查工件表面有无锈蚀、霉斑或划痕,对金属工件的防锈油膜进行补充(若出现干涸);
确认堆叠状态是否稳定,垫铁、支架有无松动。
每季度维护:
对精密工件进行抽检(如用千分尺测量关键尺寸),确认是否存在变形;
转动带有活动部件的工件(如轴承孔预装件),防止长期静止导致卡滞;
更换密封包装内的干燥剂(若吸湿饱和)。
六、再次启用前的处理
拆除防护措施:去除防锈油(用煤油或专用清洗剂清洗,避免残留影响后续加工或装配)、密封膜和堵头,清理表面灰尘。
复检精度:对比存放前的实测数据,检查关键尺寸、形位公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(如镗孔的圆度、圆柱度是否超标),必要时进行二次修整。
功能测试:对带有配合结构的工件,进行试装配或动态测试(如滑动面的顺滑度),确保无卡滞或异常磨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