镗床加工环境需围绕保证加工精度、保障设备稳定、确保人员安全三大核心,重点控制温度、湿度、清洁度及周边干扰,为高精度镗削作业提供稳定条件。
一、温湿度控制:避免精度偏差
温度要求:
环境温度需稳定在20±2℃,昼夜温差不超过3℃。温度波动过大会导致镗床床身、主轴等金属部件热胀冷缩,直接影响加工尺寸精度(如孔径公差、平面度)。
禁止将镗床靠近热源(如暖气、加热炉)或冷源(如空调出风口、门窗缝隙),避免局部温度骤变。
湿度要求:
相对湿度控制在40%-60%。湿度过高易导致设备导轨、轴承等部件锈蚀,电气系统受潮短路;湿度过低则会产生静电,吸附粉尘影响加工表面质量。
潮湿地区需配备除湿机,干燥地区可适当使用加湿器,保持湿度稳定。
二、清洁度管理:防止设备损坏与精度下降
地面与周边清洁:
加工区域地面需铺设防滑、耐磨的水泥地或环氧树脂地面,定期用吸尘器或拖把清理铁屑、油污,禁止铁屑堆积在床身导轨、丝杠等关键部位,避免划伤导轨或导致运动卡滞。
禁止在镗床周围堆放杂物(如原材料、工具箱),预留至少1.5米的操作与维护空间,确保人员通行和设备检修顺畅。
空气清洁度:
若加工材料为铸铁、铝合金等易产生粉尘的材质,需安装工业吸尘器或通风除尘系统,将空气中的粉尘浓度控制在10mg/m³以下,防止粉尘进入主轴轴承、电气柜,影响设备寿命和加工精度。
三、振动与干扰控制:保障设备稳定运行
振动隔离:
镗床安装基础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,基础重量不低于设备重量的3倍,且需做减振处理(如铺设减振垫、加装弹簧减振器),避免周边设备(如冲床、铣床)的振动传递至镗床,导致加工表面出现振纹。
禁止在镗床运行时,在周边进行重型设备搬运、地面敲击等产生剧烈振动的作业。
电磁干扰防护:
镗床电气控制系统(如数控系统、伺服驱动器)需远离强电磁源(如电焊机、高频加热设备),避免电磁干扰导致系统信号紊乱,引发主轴转速波动、进给精度偏差等问题。
设备电源线需单独布线,与动力线、信号线分开敷设,减少线路间的干扰。
四、照明与安全环境:确保操作安全与效率
照明要求:
加工区域需配备防爆、防震的工业照明灯,照度不低于300lux,且光线均匀无眩光,确保操作人员能清晰观察加工状态(如刀具切削情况、工件装夹位置),避免因视线不佳导致操作失误。
照明灯具需定期检查,防止松动或损坏,避免灯具坠落引发安全事故。
安全防护:
镗床需安装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,如主轴防护罩、导轨防护板、急停按钮,且防护装置需完好有效,禁止擅自拆除。
加工区域需设置警示标识(如“禁止非操作人员入内”“注意旋转部件”),操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、安全帽、防护眼镜等劳保用品,避免铁屑飞溅伤人。
五、气源与电源保障:维持设备正常运转
气源要求:
若镗床配备气动夹具、气动润滑系统,需确保压缩空气质量达标:压力稳定在0.6-0.8MPa,且经过干燥、过滤处理(去除水分、油污、杂质),防止水分进入气动元件导致锈蚀,杂质堵塞气路。
定期检查气管是否有破损、漏气,及时更换老化气管。
电源要求:
供电电压需稳定在380±10V(三相),频率为50Hz,电压波动过大时需配备稳压电源,避免因电压不稳导致伺服电机过载、数控系统死机。
设备接地电阻需小于4Ω,定期检测接地线路,防止漏电引发触电事故。